在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河南省傳染病醫院)有一位從醫20余年的醫生,她始終堅守臨床一線,用一顆仁心醫術,解除了萬千患者的病痛。她始終與患者“肝膽相照”,視患者如親人,以熱情的態度融化每一顆瀕臨絕望的心,以用高超的技術解決患者的疾病困擾,讓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她就是內科第二黨支部書記、結核病學科帶頭人、中西醫結合結核病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碩士李洪智。
勇攀醫學高峰,高新技術先行者
李洪智出生在鞏義康店的一個農村家庭,由于目睹過家人患病的痛苦,李洪智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者。為實現這一人生目標,她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汲取醫學養分。1999年,從河南醫科大學畢業的李洪智如愿成為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一名傳染科醫生。
初入醫院,李洪智被安排在傳染科工作。為盡快熟練運用書本理論,掌握實踐技能,她的兜里總揣著一個記事本,上班路上、去食堂吃飯途中,不停地反復學習。每次給前輩們當助手時,她都會把診治過程記錄在本上,反復研習,強化臨床技巧掌握、疑難操作處理。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因反應快、技藝精,很快成為佼佼者,后轉入結核科工作。
為了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李洪智勤學業務知識,苦練基本功,在繁忙的工作同時,還報考了鄭州大學醫學院的在職研究生,師從感染科主任、江河清教授,還曾先后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臺灣中醫藥大學、上海肺科醫院、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附屬醫院進修學習。學成歸來,李洪智將多項先進技術引進醫院,先后開展了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首例內科胸腔鏡診療術、氣管鏡下球囊擴張術、氬氣刀、冷凍等介入治療術。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附屬醫院訪問學習后,將歐洲先進的醫療和管理技術運用到日常工作和學習中。
李洪智主任始終堅持“科研、醫療兩不誤”。在工作中,李洪智她利用業務查房、病例分析、專題講座等形式積極、熟練地帶教、指導下級醫師,幫助她們修改病歷、分析病情、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同時,及時對臨床工作中的經驗和體會進行總結和歸納,共發表醫學論文50余篇,其中國家級核心期刊40余篇,被SCI收錄1篇,編寫專著2部,為市六院結核病學專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目前她擔任中國防癆協會結核病臨床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防癆協會結核病與肝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防癆協會結核病感染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結核性腦膜炎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藥協會呼吸病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呼吸與危重癥學會慢性氣道疾病分會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康復醫學會肺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結核病分會委員等學術職務。
堅持生命至上,全心服務患者
“挽救一條生命,就是挽救了一個家庭。” 李洪智主任經常這樣說,“我們不能忘記自己是人民的醫生,無論在何種環境和條件下,不管遇到多大困難、擔負多大風險,都要做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
“李主任太謝謝您了,你不但救了我的孩子,也救了我們全家,我們真不知道咋感謝您!”日前,一位小男孩在父母的帶領下,專門來到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7號樓2樓找到中西醫結合結核病科李洪智主任表示感謝。原來在2015年7月,從鄭州大學三附院轉來一個8歲的小男孩,孩子患結核性腦膜炎,出現頭疼、視力模糊、昏迷不醒的急危性癥狀,孩子出生在洛陽偃師縣的偏僻農村,家里條件不好,還有兩個感染肺結核的弟弟。
孩子的父母抱著最后一線希望找到李洪智主任,說自己的家庭困難,實在支撐不下去,想要放棄,不想落個人財兩空的結果,看是否能在短時間內花很少的錢挽救孩子的生命。李主任深知結核性腦膜炎死亡率比較高,但是孩子病比較急,如果就這樣放棄實在可惜,她表示會盡其所能。經過李洪智主任和團隊的努力救治,三天后,孩子清醒了,五天之后孩子視力恢復正常,治療一個月后孩子出院回家。出院后孩子父母帶著他來復查,孩子媽媽說這個病不但沒有耽誤上學,反而促使孩子學習更加努力,每次考試中都獲得班級第一,這讓家人十分高興,后來他兩個弟弟也經過李洪智主任治療都恢復了健康。
面對患者,李洪智主任總是以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為其解決病痛,堅持“安全、有效、價廉”的醫療原則,做到該用的藥必須用、可用可不用的藥一律不用、不該做的檢查堅決不做,堅持不開大處方、不開不應該用的貴重藥品和新特藥,努力為患者節省醫療費用,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尉氏縣一個22歲的女孩,2015年因昏迷、頭疼住進鄭州大學一附院,經過檢查是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轉到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結核病科,當時送病人來醫院的是她婆家人,送完偷偷跑了,不認這門婚事了。病人小時候爸爸去世早,媽媽一個人把她帶大,家又是農村的,經濟條件不好,媽媽僅有3000塊錢,她交了2000元住院費后,手里剩1000塊錢吃飯、零用。
李洪智主任得知情況后,連連安慰患者媽媽,說自己會盡力治好她的病,不要顧及其他。為解除后顧之憂,李洪智動員科室人員為她捐款,多得捐1000塊錢,少的捐500塊錢,捐款三萬多塊錢,又為她申請福利彩票救助一萬,最后,這位姑娘沒花一分錢治好了自己的病。出院后,她回歸正常生活,并在打工中尋找了自己的愛情,結婚、生子,每每家里有“喜”,她都不忘給李洪智主任送來鮮花和喜糖,以此表達她的感激之情。
多年來,李洪智主任經常深夜剛到家,卻又被科室一通緊急搶救患者的電話召回醫院,直到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她才能放心休息,在第二天又投入繁忙的工作。她經常說:責任重于泰山,奉獻無怨無悔,醫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治病救人是醫師的職責。她對科室所有患者的治療都高度關注,指導醫師做好正確有效診治。
李主任始終把患者的救治放在第一位。每次坐門診時,門口總是擠滿了前來就診的患者,有時候患者多,一上午看不完,為了不耽誤患者時間,她常常午飯都顧不上吃,優先解決要緊的患者救治問題,她常常告訴大家:我們累點沒什么,但患者更不容易,我們要感同身受,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無怨無悔奉獻,贏得廣泛贊譽
從醫至今,李洪智主任始終堅持患者第一,牢記一名醫務工作者的光榮使命。作為傳染病醫生,盡管每次診治疾病風險都比較大,但她都親自給患者診治。這樣做對患者及家屬來說是安慰,也是患者及家屬的期望。
正因如此,李洪智主任20余年如一日地無怨無悔奉獻著, 2003年抗擊“非典”及2009年抗擊“甲流”的戰斗,她無懼被傳染的可能,主動要求到隔離病房工作。
2020年初,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威脅著全國人民的生命安全,李洪智第一時間主動向醫院申請并寫下請戰書,她說:“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必須沖在臨床一線。戰勝疫情,保護人民生命群眾生命健康,是我的職責和使命!”沒來得及收拾行囊就直奔隔離病房第一線。明知山有虎,卻又偏向虎山行。戴著嚴密的口罩、護目鏡,穿著悶熱不透氣的防護服,白天細心查房、了解患者病情,晚上翻閱疑難特殊病歷是她在隔離病房一天的縮影。一天下來,防護服里面的衣服已被汗水濕透,臉上滿是深深的勒痕……
一次她巡視病房,一位60多歲的老年患者忽然嘔吐、呼吸困難,她不顧危險趕緊上前清理嘔吐物,并立即組織醫務人員進行搶救,搶救結束后她顧不上休息,幫助護士為患者更換病號服,端來溫水為患者擦拭,她的行動感動了在場的所有醫師和護士。受到她的鼓舞,大家都保持高度責任心,努力投入到抗疫斗爭中,順利完成了醫院交給她的戰斗任務!她沒時間輔導孩子的學習,顧不上關心照顧家中的老人,卻積極投身于一線抗擊疫情的戰斗中,她用不畏艱險,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
在她長年的工作中,始終保持為病人開一個用藥清單的習慣:每每她為病人開好藥,她都會一張紙給她寫清楚,哪個藥是什么時候吃,哪個藥是一天幾次,哪些是吃飯前,哪些是飯后吃,盡最大努力讓患者安心。在工作之余,李洪智主任經常主動要求外出下鄉義診,去幫助醫療和生活條件差的農村地區的患者,面帶笑容耐心細心地講解病因、病情、生活中的小常識以及今后的注意事項。有時候她看到患者衣著破舊,她就會關心地詢問她們家庭情況和住址?;顒咏Y束她總是悄悄到商店買一些衣服、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然后找到患者家送過去,還偷偷留下一些錢……她用這樣的無私奉獻來表達對貧困患者的關愛。
從醫20年,李洪智主任憑借著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贏得了患者、同事的廣泛贊譽和充分肯定。她先后榮獲鄭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工會積極分子”,醫院“新技術開展先進個人”、“抗擊疫情先進醫務工作者”、“科教工作先進個人”、“女職工工作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帶領的科室連續10年獲得“先進科室”“優秀科室”等稱號。在她心中,患者的滿意就是她最大的快樂,為了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她將繼續滿腔熱情、一如既往地工作。
網友回應